#統合分析工作坊 課後心得 / 中國附醫 病理部 林昀姍 醫師
⠀
💪 課前問題整理,課中完整帶領,還有實作問到飽。
⠀
課程當天凱閔醫師 #以指定論文為例,先大概點出一些 meta-analysis 的重點,讓我們對這個文體有一個初步的認識。
⠀
接著是秉濤醫師 #拆解論文的架構,要讓 reviewer 一開始就了解論文內容的重要性,然後要按照嚴謹的格式來建造一篇文章,秉濤醫師也點出許多新手可能會犯的錯誤,例如:評估工具就已經用錯了、沒有與原作者聯繫,或是統計文章數目過少等等,並且提出解決因應之道。
⠀
了解論文是怎麼進行之後,就是最受好評的 #互動實作,參考圖文精美的手冊,一步步跟隨指引操作軟體,任何操作過程發生的小困難或蠢問題,老師們和助教們,都很樂意協助大家排除這些障礙,讓 #統計製圖 不再是論文寫作的絆腳石。
⠀
老師們也很鼓勵大家針對 #自己進行中的論文 來詢問,或是不吝分享一些小訣竅,透過個別的指導,也更能符合大家不同的需求和問題。
⠀
💪 如果你也是「教練我想寫論文!」
⠀
本來以為會很艱澀難懂打瞌睡的課程,時間就這樣飛快的過去了,保證絕無冷場,值回票價。除了破除我起手寫論文的心魔(統計、製圖、和不知從何下手),也讓我能更有效率的 #避開常犯的錯誤,減少未看內文就被 reject 的可能。
⠀
年輕如見習醫師、住院醫師,你們有大好的光陰,這樣好的課程當然是 #先上先贏,立足點就贏過同儕許多;如果是像我一樣,有升遷的壓力,也要趕快來報名學習,新思惟的老師 #絕對傾囊相授不藏私,使你不再視寫論文為畏途!
⠀
🔸 11/7(日)統合分析工作坊 #全新梯次
➠ https://meta-analysis.innovarad.tw/event/
免收案、免 IRB,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!
⠀
🎯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,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。
⠀
☑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
☑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
☑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
☑ 互動實作:完成一套 Meta-analysis 圖表
☑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
☑ Meta-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
☑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
⠀
👨🏫 講者陣容
⠀
#張凱閔,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,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,SCI 論文超過 190 篇,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-analysis,探討臨床常見議題。
⠀
#曾秉濤,專業精神科醫師,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,並組成研究團隊,SCI 論文超過 85 篇,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-analysis。
⠀
#蔡依橙,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,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,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,建構學習流程。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,已超過 500 張,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。